对淮北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0056号提案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3-05-16 09:51 字号:

李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全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引领区》提案,现答复如下:

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目前全市共有物流园区8处,分别为杭淮惠龙物流园、凤凰山电商快递物流园、蓝宇物流园、家家悦综合产业园、中瑞农副产品物流园、东风物流园、青龙山无水港和淮北传化公路港。中农联物流园、濉溪县中德产业园智能快递物流中心、申通智慧物流科技园等重点项目正在建设或规划审批。多式联运稳步推进。2020年2月,“淮北市绿色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青龙山“无水港”海铁联运已开通淮北至宁波、连云港、上海、南京和青岛五条航线。

二是支持政策发挥优势。我市高度重视物流发展政策的研究、制订和完善。2020年市政府颁布了《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铁联运奖补资金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近期,安徽省发改委颁布了《安徽省“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将淮北定位为服务皖北、辐射长三角的区域性物流节点,要求淮北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农产品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和冷链物流,《淮北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含扩大消费规划)》提出要把淮北加快建成皖北区域性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和仓储中心、特色物流中心和公路枢纽型节点城市。明确全面构建“北网南带连通、东西双核驱动、十佳中心引领、多点配送支撑”的总体物流空间布局。目前我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已完成编制。

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促进行业有序协调发展。目前我市正在编制《淮北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市“十四五”物流业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北网南带连通、东西双核驱动、十佳中心引领、多点配送支撑”的总体物流空间布局,提高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政策支持,落实好我市现有物流扶持政策和疫情期间助企纾困政策,加大土地、税收、资金等政策的扶持力度。

二是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提升物流集聚水平。规划建设1个大型物流园区,鼓励物流企业入驻,加快推动整合运输、货代、联运、仓储等行业现有物流设施以实现集聚效应,方便物流需求方与供应方有效对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运力资源浪费。完善快递物流网络体系,规划建设“1+3”园区,即建设1个市级综合性快递物流分拨处理中心和申通快递智慧物流园、杜集高铁站快递物流园区和濉溪县综合性快递物流园等3个物流园。支持京东云仓、罗兵云仓等仓储物流建设,加快形成皖北快递物流集散中心。

三是抓好载体建设,提升物流信息平台服务功能。积极发展智慧物流,推进网络货运平台建设,引导全市生产制造企业注册平台,促进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商品供求信息共享,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形成运输运力资源池,提升物流运作效率,降低单位平均成本。提升物流标准化水平,加快普及“信息系统+货架、托盘、叉车”的仓库基本技术配置,支持上下游物流设备设施标准化改造,提高仓储、运输、分拣配送等物流环节的智能化水平。

四是树立现代物流理念,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鼓励生产企业将运输、仓储、配送等自营物流业务剥离出来,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变,培育本土优势物流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重点推进淮矿物流、淮海物流、翔宇物流、传化公路港、东风物流、长林物流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积极培育一批A级物流企业,提升我市物流业现代化水平。不断完善粮食物流、冷链物流体系,提升我市物流业现代化水平。推动物流业线上线下结合,推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谋划引进京东物流等大型龙头物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