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淮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005号建议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4-07-31 18:16 字号:

代城艳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物流业发展的建议》(JY005)现答复如下:

为认真贯彻落实建议办理工作,我局积极对接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就下一步如何加快推进全市物流业发展,充分发挥物流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进行深度剖析,结合我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市领导工作安排,现将办理情况总结如下:

一、产业发展情况

1.产业规模稳步增长。2023年,全市实现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总量达109.7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748.1万件,同比增长17.98%;港口吞吐量270.05万吨,同比增长23.9%;公路货运量13095万吨,同比增长5.91%。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总量达24亿元,同比增长1.9%。1-5月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4119.75万件,同比增长5.77%;港口吞吐量134.06万吨,同比增长25.25%;公路货运量5158万吨,同比增长4.13%。全市4A级物流企业2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2个。

2.物流载体持续壮大。截至目前,全市道路货物运输企业610家,规模企业(50台车以上)115家,营运状态车辆2.99万台,危化品运输企业17家,危运车辆403辆。全市现有省级冷链配送中心2家,冷库400余座,冷库总容量44万立方米左右,以冷链运输为主体业务的企业35家,冷藏车数量600辆左右。

3.快递网络不断完善。全市共有快递企业17家,许可快递分支机构32个,备案末端网点337个,智能快件箱7组,城区快递综合服务点190个。2023年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示范站点20个,目前完成稳定运营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90个。

二、建议办理情况

针对JY005建议中提出的四个方面意见,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1.健全完善物流发展政策机制。一是优化物流政策。起草2024年淮北市产业扶持政策,新增“鼓励物流企业争创品牌”,对3A级及以上的物流企业给予补贴,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二是做好宣传引导。积极做好物流业发展相关政策宣传、解读工作,引导鼓励企业申报各级物流业专项资金扶持,重点扶持淮矿物流、淮海物流、翔宇物流、传化公路港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培育本土优势物流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组织19家物流企业和5家银行召开银企对接会,解决物流业融资难题。三是注重规划引领。撰写《淮北市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专题研究报告》,进一步明确我市“1个综合大型物流园区,5个有规模有特色的专业物流园区,4个产业配套物流园区”的“1+5+4”总体物流园区布局。

2.重点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系统谋划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烈山区京东冷链及物流产业园、零碳智慧物流产业园、零碳智慧快递电商集散项目等项目建设,2024年计划新开工项目2个,总投资7.2亿元。二是大力推进物流网络建设。加快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快递物流、冷链物流等。积极搭建城乡共同配送末端网点,全面打通农村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加快完善物流体系。加快全市快递物流园区“1+3”布局形成(1个电商快递协同发展试验区,3个电商快递产业园),积极争取在我市设立第一家快递分拨中心。

3.着力提升物流行业服务能力。一是发展制造业物流。由现代物流产业专班组织搭建对接平台,常态化开展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业务对接会,为我市“五群十链”产业提供采购物流、入厂物流、交付物流、回收物流等精细物流服务,建立面向用户企业的一体化智慧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二是提高智慧化水平。加快物流资源整合平台建设,推进物流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招引安徽共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淮北市智慧物流资源整合平台,目前项目已签约,正在加快平台项目建设实施。同时,积极研究推动淮矿集团“聚能云平台”、传化“陆运通、融易运”等物流平台和“淮北市智慧物流资源整合平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三是优化流通网络。推动物流业主动融入生产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并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加快推进农副产品等特色区域性专业市场建设,创新商贸服务业态模式,鼓励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大力发展青龙山“无水港”海铁联运,全面提升青龙山“无水港”辐射功能。积极推进煤炭、水泥等大宗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不断提高多式联运效率。

衷心感谢并真诚希望代城艳代表继续关注支持淮北物流行业发展,给我们提出更多好的建议,指导和帮助我们改进工作,并对我们的工作给予监督。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淮北物流行业必将驶入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快车道。